導覽1-1:1930年代的洋和混合日本房舍

日本從大正年間到昭和年間建築型態的改變,我想應該從巨大的歐式公共建築,反思自己傳統日式房舍的地位。大正年(1912年開始)在台灣的建設,主要是歐洲大型的公共建築規格形式,輔以當地的特色,例如英國殖民時代在東南亞熱帶地區會有涼廊的設計,不但可以抵擋熱帶雨季,也可以抵擋炎熱的氣候。

1930年代的洋和混合日本房舍-1

 

明治維新後,日本喊出了脫亞入歐的口號,他們想把整個亞洲的建築趕上歐洲,所以在台北是一個非常好的實驗機會,現在的總統府、臺大醫院舊館、台灣博物館、監察院、中山堂等等公共建築,無不展現這樣的企圖。但,到了昭和年代所蓋的日式房舍,除了有洋和混和的模式外,這棟房舍中家庭的空間比往傳統日式房舍還要大的許多。

1930年代的洋和混合日本房舍-2

 

這棟日式建築,從右邊看到左邊,加入了車寄的縮小版雨庇,客廳(應接室)外面是洋樓慣用的凸窗,這跟貴德街的陳天來故居的洋樓一模一樣,但這裡的凸窗是菱形的玻璃,看起來更為典雅。然後再往左看書房(書齋)外面的百葉窗,一般我們在金門、廈門看到的洋樓很多都是這樣的形態,在傳統日式房舍倒不多見,主要還是台灣的天氣比日本還是炎熱了許多,百葉窗除了遮陽,還可以防雨。

最左邊的門,是左右打開的門,一看就知道裡面是日本的和室(起居室),看老照片,其實外面也有百葉窗型態的門,可以像洋式的門一樣拉開。在北面,是房子的門面,可以看到整個跟閩南建築要對稱的型態有很大的不同。雖然是日式房舍規格,可是卻看到了低調的加入了洋式建築元素。好像一個日本人,穿著和身的洋服的感覺。

設計這棟房子的是出身日本北海道的足立仁教授,1931年蓋好這棟房子,至今已經80多年。

a_szBlogName=”青田七六”; a_szDivName=’20110815′; a_szLabel1=’導覽講義’; a_szRSS1Domain=’www.geo76.tw’;

Recommended Posts